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商品检验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各高等院校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食品、水质、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6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92/R

邮发代号: 36-4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02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介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商品检验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各高等院校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食品、水质、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化学测定方法、微生物检测方法、临床检验、调查·监测、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投稿方式投稿需包括一份纸稿,一份单位推荐信,一封电子邮件(稿件电子版添加附件),以及稿件的审稿费(审稿费每篇50元),并请在稿件的最后注明第一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电话,通信地址,电子邮箱。

  2 内容来稿要求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分明、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同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论著、综述、讲座不宜超过5000字。研究报告不超过3000字,其它文稿限定在2000字以内,来稿请附单位推荐信并加盖本单位公章,提供论文电子版。

  3 文题主题简明扼要,字数限制在20字以内为宜。

  4 署名作者排列不得超过6名。不同单位者,可在作者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区分,单位名按标记序号顺序罗列,包括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单位邮编。同时将第一作者的个人简介注于文本首页下方,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主要从事或者研究方向。

  5 摘要论著、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栏目需添加中、英文摘要,摘要需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分述,中文摘要字数限制在200字左右。

  6 关键词论文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n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7 计量单位不得再使用已停止使用的旧单位;具体使用规范请参照最新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中的应用》书,例如ml,μl。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用。

期刊引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发文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往期文章
  • 单增李斯特菌LAMP方法的建立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能应用于单增李斯特菌检测与鉴定的LAMP方法,以适合在基层实验室开展应用.方法:针对单增李斯特菌invA基因靶序列,设计5条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LAMP反应条件与体系.结果: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5h,可通过肉眼目测或电泳检测判断结果,对5株单增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等共23株其它实验株的inv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限试验显示敏感性稍差但不影响对单......

    作者:严剑波;王虹玲;朱水荣;梅玲玲 刊期: 2009- 09

  • GC/MS/MS法测定水中林丹、马拉硫磷、西维因、溴氰菊酯杀虫剂

    目的:建立应用GC/MS/MS测定林丹、马拉硫磷、西维因、溴氰菊酯4种杀虫剂的分析方法.方法:首先做GC/MS全扫描分析,确定这4种化合物的母离子,然后比较不同CID电压时二级质谱中特征子离子的峰面积大小及信噪比,对CID电压进行优化,从而确定各化合物的GC/MS/MS测定条件.结果:在0~100μg/L浓度范围内,4种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5,方法检测限低于0.5μg/L,加标回收率在......

    作者:罗添;周志荣;林少彬 刊期: 2007- 03

  • 自身抗体、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在干燥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甲状腺相关抗体指标的检测在SS合并AIT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SS合并AITD患者108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08例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其自身抗体、甲状腺相关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S合并AITD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年组发病比例高;抗SSA、抗Ro-52、抗SSB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

    作者:崔蕾蕾;吴健;史新惠;王伟 刊期: 2016- 10

  • 一起自备水源水污染引起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及时应对因微生物污染生活饮用水所致的中毒事件,查找致病原因,为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累计发病学生共107例,所有患者具有饮用或使用同一水源史;实验室共采集水样3份,中毒者呕吐物1份,留样食物4份,并在1号自备井水源水样和患者呕吐物中发现同型号伤寒沙门氏菌.该次中毒事件是一起由于学生饮用了以伤寒沙门氏菌污染为主的自备水......

    作者:刘占生;冯淑坤;张莉 刊期: 2014- 04

  • 城市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气相色谱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前处理方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区别.方法:顶空和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联用检测水中的6种卤代烃.结果: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7%,回收率在96.3%~105.1%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但吹扫捕集溶剂用量小,更适应在实验室分析.......

    作者:张絜青;刘清 刊期: 2011- 10

  • 市售糕点、医院内环境的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认定

    为了解市售糕点和医院内环境的葡萄球菌污染状况,是否存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001年6~9月间,采集市售糕点和某综合医院的内环境标本进行葡萄球菌检查,对检出菌株做了鉴定,并且确认存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作者:闫丽;杨东 刊期: 2003- 01

  • 大鼠经口腔黏膜吸收含甲硝唑牙膏后血清中浓度测定

    近年来,国外有许多关于甲硝唑使动物致癌、致突变的报道.而国内有些厂家为治疗和预防口腔疾患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牙齿过敏等在一些口腔卫生用品中添加了甲硝唑.这就造成某些人群对甲硝唑处于长期或较长时期的不断摄人.为研究口腔卫生用品中的甲硝唑经口腔黏膜吸收后在体内的代谢状况和对人类健康潜在危险的存在,我们对大鼠血清中甲硝唑浓度测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虹;刘克明;辛显桐;张明月;周蕾 刊期: 2000- 06

  • 职业危害风险评价法在某染料中间体化工项目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改良的新加坡有害化学品职业暴露风险矩阵半定量分析法对某染料化工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为寻找更全面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价和分级监管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对新加坡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改进,将其应用在某染料中间体化工项目中,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辨识职业危害,了解暴露量、暴露频率、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作业条件,进行现场检测,计算风险等级.结果应用该职业......

    作者:姜彩霞;杨章萍;张旭慧 刊期: 2013- 14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八种防腐剂

    防腐剂可抑制细菌生长,在化妆品中被广泛应用,以保持化妆品质量.但过量使用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过敏反应[1].......

    作者:白艳玲;张彩虹;陈剑刚 刊期: 2003- 05

  • 一起在牛百叶中检出甲醛的报告

    1999年6月13日,我站食品卫生监督员发现一家位于罗湖区翠园街九巷四号的地下牛百叶加工厂,并在可疑的牛百叶样品中首次检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甲醛.......

    作者:杨湘霞 刊期: 200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