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商品检验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各高等院校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食品、水质、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房宏琳:集聚青年人才是中小城镇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时间:2023-04-13 15:54:1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房宏琳:人是经济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而青年人才更是兴邦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高素质青年创业人才的稀缺是中小城镇发展的痛点,中小城镇应如何筑巢引凤、聚财引智,不仅事关我国诸多中小城镇的发展,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本期青年论坛聚焦这一话题,恰逢其时,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非常突出。三位青年学者的分析非常深刻,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产业发展是中小城镇引人留人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中小城镇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新契机。如何通过技术更新支撑产业转型、通过产业转型助力就业升级,是当前中小城镇吸引青年就业创业绕不开的问题。正如讨论中提到的,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契机,以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为支撑,为青年创造更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技术型岗位。产业与人才是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要与本地区特点相符合,而产业、人才与城镇三者之间也是一种彼此相融的关系。在谈到产业发展时,三位学者不约而同提到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青年是挖掘新兴经济形态潜在红利的主力军,他们有崭新的思想、独特的视角、创造和引领新经济形态的能力。因此,要打破传统的人才观念,改革中小城镇以学历为核心指标的人才政策,对优秀IP、带货达人等活跃在数字经济前沿的优秀青年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此外,正如讨论中提出的,也要重视数字技术在生产端的应用,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为依托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消费水平和消费体验也是影响年轻人回流中小城镇的重要因素。三位学者都看到了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消费水平差距,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有与高水平消费相配套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打造新型现代化社区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在推进过程中,如三位学者所建议的,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结合城镇自身发展实际与特色的基础上合理建设新型社区。

   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中小城镇要想留住年轻人,应当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服务。当然,中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也决定了“一刀切”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要积极发挥中小城镇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讨论中所倡导的那样,不同地区之间要相互交流成功经验,系统总结一般规律与特殊经验,并通过对口帮扶、对口交流等方式加强中小城镇与大城市的联系。对于一些特殊的政策方案,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治理模式。

   集聚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青年人才是中小城镇加快发展、缩小与大城市之间差距的重要途径。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普及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未来大城市对中小城镇的溢出效应会越来越明显。那时,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完善的创业平台、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成为中小城镇引智留人更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