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商品检验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各高等院校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食品、水质、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6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92/R

邮发代号: 36-4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02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第9期文章
  • 化妆品不同剂量增菌液比较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SCDLP增菌液对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5个不同菌浓度比较.结果:2ml菌液加入18mlSCDLP增菌液和10ml菌液加入90mlSCDLP增菌液结果相同.结论:SCDLP增菌液用量可减少.......

    作者:符晓梅;乔昕 刊期: 2006- 09

  • 微菌落法评价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研究

    目的:建立评价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微菌落技术.方法:按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含氯消毒剂杀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试验,用醋酸纤维素膜作为载体,直接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计数,评价杀菌效果.结果:微菌落法与常规平板计数法比较,所得含氯消毒剂杀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有效剂量相同.结论:该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

    作者:乔宏;李凤玲;王劲;肖潇 刊期: 2006- 09

  • 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现状分析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保证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为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承担着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可比性直接关系到食品卫生日常监督的科学性、权威性以及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性.为保证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微生物检验工作者进行了不断探索,现就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作者:周红雨 刊期: 2006- 09

  • 传染病实验室检验技术档案科学化管理初探

    传染病实验室技术档案是科技档案十分珍贵的科技信息资源,存储了科技工作中的知识和物质的积累过程,它是对实验室所进行的传染病检验和研究活动的记录,是实验室国家认可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传染病实验室技术档案的管理也就成为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重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制定了档案归档、接收、编目、修改、借阅、统计、保密、销毁等制度.我们在不断探索中实践,在实验室检验技术档案管理规......

    作者:林晖;林长缨;刘健英 刊期: 2006- 09

  • 数字化卫生检验信息系统应用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数字化卫生检验信息系统运用中应注意的管理问题.方法:从管理角度介绍了遵循我国现行质量体系要求,紧密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的数字化卫生检验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该信息系统在应用中的管理体会.结果:卫生检验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遵循ISO/IEC17025质量体系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系统管理的思想,质量体系文件修改完善在先的思想,重视系统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结论: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做到监测检验工作规范化、......

    作者:陈欣然;弓巧玲;程春荣;赵瑞臻 刊期: 2006- 09

  • 如何做好基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2003年暴发SARS疫情后,新加坡、台湾及北京相继发生实验室SARS病毒泄露,造成人员感染事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敲响了警钟.也表明了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对公众、环境和国家的安全负责,也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保护.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及,它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保护实验人员和公众健康的宗旨,使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真正步入......

    作者:张晓曦;曾照丽;王晨 刊期: 2006- 09

  • 关于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GB5750-85自1985年颁布以来,为GB5749-85的执行和实施提供了统一的方法(以下简称国家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饮用水源污染物种类急剧地增加,急需制定一套适合形势发展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为此卫生部于2001年颁布了(以下简称卫生规范),对原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一些标准限值作了修改并增加了许多新的项目.对于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和缺陷,现将这些问题......

    作者:何望喜;左春风 刊期: 2006- 09

  • 126例健康男性自愿监测性病探讨

    目的:了解泌尿外科、皮肤科门诊健康男性无临床表现、要求进行监测感染性病的状况.方法:选择126例有不洁性生活史,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要求监测性病项目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以检验科检测报告为诊断依据.结果:检出性病30例,感染率为23.8%.结论:把性病检测列入健康监测的内容很有必要.......

    作者:张俊梅;孙永谦;尹计宏 刊期: 2006- 09

  • 应用流式细胞仪减少荧光抗体用量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数量<1.5×109/L肝移植受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时,减少荧光抗体用量的可行性.方法:25例肝移植受者,淋巴细胞数量<1.5×109/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及NK细胞,按所用荧光抗体量分为3组,3组荧光抗体量分别为20、10、5μl.统计分析3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意义.结果:所测CD3+、CD4+、CD8+及NK细胞的结果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

    作者:王贝晗;刘爱兵;王莉;焦小杰;张景 刊期: 2006- 09

  • 卖淫人员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梅毒在高危人群的传播情况,为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卖淫人员的血清进行梅毒血清凝集试验(TPHA).结果:396人中梅毒血清凝集试验(TPHA)阳性13人,阳性率3.28%.结论:卖淫嫖娼是性传播疾病如梅毒、HIV的重要传播途径,应严厉打击和取缔.......

    作者:李素娥 刊期: 200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