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商品检验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各高等院校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食品、水质、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6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92/R

邮发代号: 36-4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02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苦豆子抑菌洗液皮肤刺激性研究

    目的:观察苦参抑菌洗液对家兔皮肤的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采用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结果:肉眼观察苦豆子抑菌洗液对急性皮肤及多次皮肤给药刺激改变,兔子皮肤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红斑、水肿.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的刺激指数为3.7,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的刺激指数为5.5.结论:苦豆子抑菌洗液对大白兔急性皮肤刺激强度和多次皮肤刺激强度均为中等刺......

    作者:张在平;樊树理;解国梁;王莉;钱毅春;尹幸念 刊期: 2012- 03

  • 柯萨奇病毒A24型变异株VP1基因变异分析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2002年-2008年柯萨奇病毒A24型变异株(CoxsackievirustypeA24variant,CoxA24v)VP1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在GenBank基因库上下载26株2002年-2008年引起AHC的CoxA24v病毒株VP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全序列,分析各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并与CoxA24原型株Joseph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各株之......

    作者:龚甜;熊英;施勇;周珺 刊期: 2012- 03

  • 495例面部皮炎的斑贴试验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科门诊确诊的495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9.49%,其中老年组患者阳性率明显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性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率居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重铬酸钾、硫酸镍、芳香混合物、甲醛和卡巴混合物,其中卡巴混合物的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硫酸镍阳性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58.47%的病例同时存......

    作者:孙洁;吴蓓玲;王锰;陈琼;余土根;王虹 刊期: 2012- 03

  • 糖耐量减低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学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IGT)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学指标相关性.方法:行标准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108例IGT患者作为IGT组,120例糖耐量正常(NGT)体检者作为NGT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各组IMT水平;按IMT是否增厚将IGT组分为IMT正常组、增厚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指标浓度;对各组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

    作者:金利民 刊期: 2012- 03

  • 高龄孕妇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实验室分析

    目的:对高龄孕妇孕中期行胎儿细胞遗传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效应.方法:采用羊水细胞培养,应用G、C和Nor带分析确定染色体核型以及不同高龄组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结果:2624例高龄(年龄≥35岁)孕妇羊水细胞培养中,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157例,异常发生率5.98%(157/2624).共检出有临床意义组的染色体异常48例,发生率为1.87%(48/2624);没有临床意义组的染色体异常109例,......

    作者:毛倩倩;邹波;鲁莉萍 刊期: 2012- 03

  • 血清CA19-9、CA24-2、CA72-4水平与胃癌病程发展的关系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血清中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糖链抗原72-4(CA72-4)的水平,探讨CA19-9、CA24-2、CA72-4在胃癌不同病程分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65例正常对照组、69例良性胃病组、157例胃癌患者血清中CA19-9、CA24-2、CA72-4的含量,组间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作者:杨海英;胡爱星 刊期: 2012- 03

  • 地西他滨联合丙戊酸钠对一例AML-M4复发患者原始细胞体外的分化凋亡影响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CA)和丙戊酸钠(valproicacid,VPA)联用对AML患者原始细胞体外的影响.方法:设立分组如下:对照组,DCA单药A组(1.0μmol/L),DCA单药B组(4.0μmol/L),VPA单药组(2.0mmol/L),联合用药A组(DCA1.0mol/L+VPA2.0mmol/L),联合用药B组(DCA4.0μmol/L+VPA2.0mmol/......

    作者:安明和;王晔恺;周吉航;李翊卫;曾芳 刊期: 2012- 03

  • 基于黑色素形成机制的美白化妆品功效体外检测方法

    具有美白功效的化妆品一直备受东方女性青睐,也是研究机构和化妆品公司的重要研究领域,然而对于此类产品的功效评价并未建立足以令人信服的评价方法.皮肤美白剂的研发及其功效评价方法与黑色素形成生物学机制的认识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人体黑色素形成通路、基因调控、信号传导等生物学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黑色素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3D皮肤模型、细胞标记与识别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以人体黑色素代谢生物学机制为中心的新型......

    作者:程树军;步犁;潘芳 刊期: 2012- 03

  •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展

    农药直接施用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会或多或少的蓄留在其中,形成植物性食品的农药残留,而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富集在动物体内,则形成动物性食品的农药残留.近年来研究表明,某些农药可能使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受到损害,内分泌系统紊乱、并诱发癌症和神经性疾病[1].因此,对农药残留物的监控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研究、开发、使用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样品前处理是整个检测过程中关键的环节,食品......

    作者:韦凤栖;莫静波 刊期: 2012- 03

  • 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进展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根据新的《世卫组织全球结核控制报告》,2009年约有940万结核新发病例,170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1].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预防TB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目前,TB实验室诊断方法以痰涂片检查为主,价廉且快速,但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虽然仍......

    作者:黄军林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