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商品检验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各高等院校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食品、水质、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6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92/R

邮发代号: 36-4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02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微波消解-无色散原子荧光法直接测定食品添加剂中镉

    目的:建立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中镉的方法.方法:样品在光纤压力自控密闭微波消解系统中消解,消解采用阶梯式升压方式,分别为0.5MPa1min、1.0MPa2min、2.0MPa2min消解样品,以Fe3+、KM-nO4、EDTA、硫脲作掩蔽剂.结果: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加标回收率95.0%~103.0%.结论:用该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的镉,结果满意.......

    作者:张锂;韩国才 刊期: 2006- 07

  • 军团菌与同一空调水环境中分离的自由生活阿米巴的共培养观察

    目的:通过从同一环境的同一份水样中分别分离出自由生活阿米巴和军团菌,然后将两者在实验室条件下共培养,观察两者的形态,从而推测两者在自然环境下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微孔滤膜过滤,盐酸处理和抗生素抑制杂菌的方法分别从同一份水样中分离军团菌和自由生活阿米巴,然后将两者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共培养;取片后Gimenes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72h后收集共培养物做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研究两者的形态.结果:分......

    作者:陈洪友;姜庆五;白云;李勤学;吴红岩 刊期: 2006- 07

  • 三角褐指藻培养条件的选择

    目的:三角褐指藻作为ToxY-PAM生物检测技术的指示生物,其生长状态和活性程度是影响ToxY-PAM生物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的关键.为了确保试验用的三角褐指藻处于佳活性状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光照、温度和氮、磷浓度进行优化选择实验.方法: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生物量,通过比较不同生长条件下藻液的相对生长速率进行优化选择.结果:三角褐指藻的佳培养条件是:2000Lux光照强度、温度20℃......

    作者:王丽;应波;鄂学礼 刊期: 2006- 07

  • 2000~2005年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监测

    目的:了解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流行情况.方法:采取肠道门诊病人肛拭样和动物宿主粪便,采用免疫磁珠分离和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特定培养基分离鉴定技术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结果:从1例腹泻患者的大便中检出了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不产生类志贺毒素;从动物粪便中检出7株O157大肠埃希菌.结论:海盐地区人群中感染率较低,且为非产毒株......

    作者:孙明华;陈鸣芳;徐佩华;徐群英 刊期: 2006- 07

  • 河北省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分析

    目的:为了解河北省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及主要致病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以疫情报告资料和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结果:食源性肠道传染病以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为主,农民、儿童和学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人群,细菌性痢疾在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伤寒及副伤寒、甲肝发病于一年之中各月份间无明显区别,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中以农药及化学物疾病起数所占比例高,病死率高,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人数多,但病死率低,引起......

    作者:关文英;申志新;王英豪;张淑红;侯凤伶 刊期: 2006- 07

  • 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场部分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分析,了解兰州地区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为评价蔬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法采集样品,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别测定样品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总抗坏血酸.结果:同类蔬菜中不同品种抗坏血酸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类蔬菜中抗坏血酸差异不大.结论:深色绿叶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较高,应经常食用.......

    作者:王敏群;刘清;孙丽枫 刊期: 2006- 07

  • 市售茶叶污染物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茶叶污染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0~2005年检测的市售茶叶1212份,铅、六六六、滴滴涕3个污染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茶叶总合格率为66.91%,铅、六六六、滴滴涕合格率分别为88.70%、94.80%、76.98%.结论:6年来我市茶叶卫生质量有所好转,滴滴涕残留严重.......

    作者:倪雅红 刊期: 2006- 07

  • 公共场所监测中大肠菌群测定方法的改进

    寻求一种适用于基层公共场所监测中方便、快捷的大肠菌群采样、检验方法.将GB/T18204-2000中测定大肠菌群的发酵法与纸片法结合起来,用涂抹法采样,纸片法检验.对422份样品,用改良纸片法与发酵法测定大肠菌群所得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无显著性差异(x2=0.10,P>0.05).建议基层公共场所大肠菌群的测定可以用改良纸片法代替GB/T18204-2000中规定的发酵法和纸片法.......

    作者:王亚丽;张欣 刊期: 2006- 07

  • 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在检测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中的应用

    在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纯培养、形态及血清型鉴定、生化鉴定等,做出初步鉴定需要48h以上,本文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检测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中的病原微生物,结果2h内得出检测结论,为进一步救治和提出防范措施争取了时间.现将检测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贻庆 刊期: 2006- 07

  • 微分电位溶出法直接稀释测定尿铅的研究

    目的:探讨微分电位溶出法直接稀释测定尿铅的方法.方法:一份作消化处理,另一份加水直接稀释同时测定.结果:消化与不消化的测定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污染少,有机物不干扰测定,检测接触铅者和驱铅者都适用.......

    作者:吕晓虹 刊期: 20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