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商品检验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各高等院校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食品、水质、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6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92/R

邮发代号: 36-4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02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冻伤大肠杆菌的修复方法探讨

    冻伤菌是指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冷冻处理引起亚致死性损伤,其细胞遭受外界环境抑制而在生理上存在缺陷的活菌[1].现代研究认识到受伤但尚存活的菌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能自我修复或从抑制中恢复.理想的计数细菌的方法,应既能测定正常菌,也能测定受伤菌[2].但现在的国标方法在检测冷冻食品时尚未对此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冷冻食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损伤菌的情况.国外常用TSYB作为冻伤细......

    作者:丁宇;陈伟鑫;余玮 刊期: 2006- 01

  • 食品抽样与送样细菌卫生指标检验结果的分析

    为搞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给今后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3年和2004年340份食品,抽样与送样的细菌卫生指标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玉鹏;黄英龙 刊期: 2006- 01

  • 三门县首例伊鲁木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鉴定

    2005年5月,三门县六敖镇小浦村林××家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细菌学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伊鲁木沙门菌污染白鸡爪所致.这是我县首次从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出该菌.现将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素芬;周海慧 刊期: 2006- 01

  • 硝酸-过氧化氢消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尿中锰

    现有生物材料中锰测定方法,其中尿锰测定主要推荐有高碘酸钾集锰法,但该法存在尿样取样量大,前处理复杂繁琐、耗时,回收率低等缺点.本实验用硝酸-过氧化氢对尿样作快速消化,然后通过石墨炉测定,此法不需加入基体改进剂,具有快速、简单、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非常适合于职业人群中尿锰测定.......

    作者:陈国征;钱洪智;王炫征;蒋斌 刊期: 2006- 01

  • 肇庆市水产品中首次检出霍乱弧菌

    目的:了解肇庆市零售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改善当前霍乱防治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对2004年7~8月采自肇庆市水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酒店的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采集水产品样品65件,水体样品22件.从样品中检出霍乱弧菌9株,其中分离自蛙8株,养殖水1株;8株为O1群Eltor霍乱弧菌稻叶型91,1株为O1群Eltor霍乱弧菌小川型91.结论......

    作者:谭海芳;丁丽娜 刊期: 2006- 01

  • 福建省食品污染物监测O157:H7大肠杆菌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福建省食品中O157:H7大肠杆菌进行分离调查,并对分离菌株的O157抗原编码基因(rfbnO157)和H7抗原编码基因(flicH7)以及毒力基因(志贺毒素基因stx、粘附抹平因子基因eaeA、溶血素基因hlyA)进行检测.方法:按照的要求,用EC肉汤增菌,快诊金卡筛选,接种CHROMagarO157显色平板,血清和生化系列证实.结果:1380件食品中分离到O157:H7大肠杆菌4株,分......

    作者:杨毓环;林杰 刊期: 2006- 01

  • 有机清洗液成分分析及工作场所监测对策

    目的:了解各类有机清洗液成分,为现场职业卫生监测工作提供指引.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工作场所内使用的有机清洗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其组成的成分.结果:各类有机清洗液分离效果良好,有机清洗剂成分定性和百分比定量方便快速.结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快速确定有机清洗液成分,为现场职业卫生监测选择正确的监测项目和采样方法建立依据,避免因监测项目和采样方法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产生错误的监测......

    作者:梁伟;刘奋;戴京晶;莫浩联;林奕芝 刊期: 2006- 01

  • 东莞市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东莞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双球菌带菌率及抗体水平.方法:按流脑监测方案采集市内两个地方0~、5~、10~、15~、35~、35~及45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流脑A群和C群抗体IgG水平检测.结果:226份健康人群流脑的带菌率为0%;175份血清中流脑A群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4.3%,GMT为4.40;C群IgG抗体的阳性率为19.4%,GMT为......

    作者:杨华可;张莉萍;刘美珍 刊期: 2006- 01

  • 食用植物油掺假检验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掺杂施假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毒瓜子事件、毒大米事件、毒饼干事件、食用植物油掺假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假酱油事件、水发食品加甲醛问题、滥用吊白块问题等等经媒体反复暴光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食品掺杂施假中,食用植物油掺假问题非常突出.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必须品.油、盐、酱、醋、茶,油排在首位,说明油在群众生活中的地位.近几年,不法商贩为谋求利润,向食用植......

    作者:杨元;高玲;王炼 刊期: 2006- 01

  • 微波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成份测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分析速度也越来越快,如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十几种以至几十种元素的同时测定.但是,食品样品的预处理却往往需要几个乃至几十个小时的手工操作,显得极不协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逐渐发展了微波技术,利用它开展各种地质、冶金、生物、食品和化妆品等样品的消解,大大地缩短了样品预处理时间,较好地满足了分析测试的要求.本文阐述了......

    作者:李文最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