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商品检验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各高等院校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食品、水质、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6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92/R
邮发代号: 36-4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02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REP、RAPD和PFGE方法在志贺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准确、快速的分子分型方法用于志贺菌传染源的追溯和调查.方法采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REP)、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别对62株志贺菌进行分子分型,根据分型结果比较3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结果REP仅分出A、B2个型,RAPD可分出A、B、C、D、E、F6个型,53株福氏志贺菌共分5个PFGE带型,9株宋内志贺菌为1个型,包括3个亚型.结论REP用......
作者:苑广盈;马全萍;闻新棉;边锋芝;孙玉国;郑秀峰 刊期: 2015- 04
-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外部审核不符合项分析
实验室资质认定外部审核即第三方审核,是实验室资质认定专家评审组对检验机构的全面审核,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为此,本文列举近年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资质认定外部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关键技术控制点,为保证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提供参考.......
作者:陈夏芳;虞晓珍;王鸽 刊期: 2015- 04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检测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实例
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2次检定期间进行的核查.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期间核查包括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核查方法有仪器间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标准物质验证、添加回收标准物质等,条件允许时可以按检定规程进行自校.本研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主要采用检定规程自校法、标准物质验证法,规范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
作者:李玉杰 刊期: 2015- 04
动态资讯
- 1 宁波市江北区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铊中毒事件中铊含量
- 3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呋喃
- 4 代谢综合征患者干预治疗后血清抵抗素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5 沙门菌鉴定卡的研究与开发
- 6 2012年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 7 从市售肉蛋制品中分离出一株德比沙门菌
- 8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苹果清汁中的铅
- 9 1999-2002年大兴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 10 北京市某郊区县2005年-2011年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患调查
- 11 加热对食用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12 舟山市首次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创伤弧菌
- 13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受体兔单克隆抗人Me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4 不确定度评定在水中菌落总数测定中的应用
- 15 酶免疫法检测HCV抗体的影响因素分析
- 16 食品中蛋白质的快速测定方法
- 17 火腿、鳗鲞中敌百虫和敌敌畏的气相色谱快速检测
- 18 2006~2007年深圳市Victoria系B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的分析
- 19 云南省首起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食物中毒的鉴定与分析
- 20 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